本网讯(特约记者/王巍)7月3日,2025年山西太谷古城古建筑测绘联合工作营在山西太谷无边寺广场正式开营。我校建筑学院师生与来自全国20所高校的200余名建筑学科师生共同参与。本次工作营测绘周期为7天,将对太谷古城内20余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开展系统性测绘。建筑学院团队重点承担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安禅寺建筑的测绘任务,通过数字化技术为这一珍贵文化遗产建立精准档案。
校际协作助力古城保护
本次联合测绘活动由太原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及晋中市太谷区古城保护利用工作指挥部联合主办,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古建筑测绘学术实践之一。测绘对象涵盖宋、明、清多个时期的宗教、民居、工商业及园林建筑,包括安禅寺大殿、无边寺白塔、晋商票号等典型遗存。建筑学院师生团队通过实地测量、三维扫描等技术手段,对安禅寺的建筑形制、结构特征等进行详细记录,为后续保护修缮提供科学依据。

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
在7月3日至9日的外业测绘中,建筑学院团队采用传统测绘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安禅寺的斗拱、梁架、屋面等关键部位进行高精度数据采集。内业阶段,团队将整理测绘数据,绘制CAD图纸并构建信息化模型,最终成果将纳入太谷古城建筑遗产数据库。活动组委会表示,所有测绘成果预计于年内集中展览,向社会公众展示古建筑保护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行走课堂”
建筑学院带队教师王巍表示,此次测绘不仅是建筑遗产保护的专业实践,更是一堂生动的“行走课堂”。通过参与校际联合评议、学术讲座及成果汇报,学生得以深入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营造技艺与文化内涵。此次联合测绘活动不仅为太谷古城的科学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高校间建筑遗产保护教育的合作树立了典范。建筑学院团队完成的安禅寺测绘成果,将为这一宋代木构建筑的长期保护与活化利用奠定坚实基础。(校对/田真 审核/谭征)